2016-10-11 12:00聯合報 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/鄭慈瑤撰寫
閱讀示意圖,非當事人,Ingimage授權
生活中,我們隨時都在閱讀。點餐讀菜單、滑手機讀訊息讀臉書、買新品讀說明書、玩遊戲讀攻略、看影片讀字幕,日常充斥著各種文本待我們閱讀,讀具體文字之外、也讀抽象的人與人;「閱讀」與我們脫離不了關係。
然而,前面所提到的閱讀,多半是為了獲得資訊,以使生活更加便利;在進入主題、聚焦於閱讀「一本書」之前,我們必須先搞清楚一個關於閱讀的重要觀念──增加資訊不等於增進理解力。這句話帶出了閱讀具有目的性,而目的不同,也就產生不同的效果。為了娛樂消遣、或者獲取新知而讀,確實也是「閱讀」,但這卻不一定能增進閱讀者的理解與詮釋能力。
因此,閱讀是有不同層次之區別的。艾德勒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將閱讀分為四個層次:
一基礎閱讀 開始認字,獲得初步的閱讀技巧,通常在小學時完成。
二檢視閱讀 在有限時間之內,抓出一本書中的重點。
三分析閱讀 在無限時間中全盤的閱讀、完整的閱讀,以追尋理解。
四主題閱讀 讀很多本書,並列舉這些書之間的相關之處,是最複雜也最系統化的閱讀。
這四個層次看起來似乎是線性發展、逐步推進,始於認字到最後將整個閱讀系統化,不過事實上這四個層次也像同心圓般一層包著一層往外擴張:在閱讀一本書時,首先要運用基礎閱讀的技巧,迅速抓取重點,並全盤地理解,最後能將書與書並置,找到其中的異同或對話點。
閱讀一本書的方式有很多,郝明義在《越讀者》一書中,提到一種「真正的閱讀方式」,值得嘗試──「不要有任何外力的幫助,你就是要讀這本書」。放空所有,就專注於眼前的字句,慢慢讀、仔細讀,從模糊的概念到清楚的理解為止,這便是一種提升、一種腦力活動;同時也是讓這本書挑戰你既有的理解力。
培根說過:「有些書可以淺嘗即止,有些書是要生吞活剝,只有少數的書是要咀嚼與消化的。」不同的書籍有不同用途與功效,並非讀多就一定是好,但唯有通過實地閱讀,在你專注品味,並且咀嚼與消化之後,才能逐漸萃取出對自己有益的書。